师道传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师道传承
-
皇极之光 | 能这样修,你也能御风而行!
列子是春秋末期郑国人,他曾师从壶子学道,也曾向老子的亲传弟子尹喜问过道。他潜修默练,终有大成,能御风而行。他对名利非常淡泊,隐居郑国四十年而无人知。郑国宰相知道他之后,曾给他送去一车粮食。他当时虽然已经没食粮,脸有饥色,但他知道宰相是为了做个礼贤下士的姿态才来见他的,并无诚心,他于是坚定地推辞了宰相的粮食。 一个叫作尹生的后生听说列子能乘风,于是来跟他学习。他多次请列子给他传法,列子都不理睬他,于是就离开了。但没多久尹生就后悔了,又回来向列子学习。以下这段话就是列子与尹生的对话。 ...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1/12 16:41:45 -
皇极之光 |孔子一句话竟让子贡苦思七日
孔子究竟说了哪句话,让子贡不睡不吃,苦思七日?大家先看下面《列子》所记载的一段话,这是子贡、颜回与孔子之间发生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仲尼闲居,子贡入待,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颜回与他的老师孔子似能心通,颜回于是拿起起琴独自弹起来。孔子听到颜回在弹琴,于是召他进来,问他说“你为何一个人自娱自乐?”)回曰:"夫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我过去听老师您说,君子能明天理...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1/8 12:15:36 -
皇极之光 | 儒者将来能祭天吗?
大家都知道北京天坛那是明清时期皇帝祭天的地方西安也有一个隋唐时期天坛遗址也是那个时期皇帝祭天之场所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祭天其他人是没有祭天资格的随着皇朝制度的坍塌将来再也不可能有皇帝这个建制了为了流传祭天这个重要的仪礼我们只要对古代皇帝祭天流程中一些与时代不和谐环节进行损益儒学者也是可以祭天的但主祭人员必须有一定资历满足一定条件才行下面我们对过去天子祭天主要流程以及将来祭天之礼等问题进行探讨一、古代天子祭天是得到天下之后以已故祖辈神主牌位配昊天上帝如周朝得到天下后以始祖后稷配天而祭祀于南郊其父周...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1/5 9:37:33 -
皇极之光 | 儒学发展的七个关键时期
任何宗教与文化都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性情的流变而变易,华夏道学正是善于与时俱进,顺应变易,法脉才能得以保留着近万年而不断。儒学作为华夏文明的主流,过去是在不断自我革新中走过来的,将来也必将继续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儒学的自我革新是顺天应人之变,是天人合一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人为地搞什么理论创新去迎合某些权势的需要。因此,要权变,要创新,其人必定是真修身者,是真知行合一者,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唯有如此之人才能随感随应,才能做到“时中”,才能做到“顺天应人”。不然,大家所...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1/2 14:39:37 -
皇极之光 | 祭祀是我们与天地、祖先沟通的桥梁
丁酉冬至于西北屈吴山祭祀孔子,作酌之歌。 酌之歌 丁酉冬至 遥诣屈吴降太一兮北柱迎青阳兮东渚中土皇皇之绪兮缉熙以咏之 华夏民族的祭祀与其他宗教的祭祀不同。我们祖先来自光音所化之天,我们本来就是天人,《黄帝内经》描述人的修炼境界时说,有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也就是说,即使修炼达到最高层次,与道合一,寿命无有终止,成为真人,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另有一个与人类对立的“GOD”。我们虽是凡人,但都是从真人之天降生的苗裔,是华夏人。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们血脉里还是流淌着华夏血脉。只要勤于修炼,我们都...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0/30 15:12:23 -
皇极之光 | 为何真道难传?
宇宙运行的两大现象——持势与破势 在终南山,偶尔在夜深人静之时看到白光冲天,内心不禁生起欢喜并自言道:“又一个闭关者突破生死大关,震动天宫,进入玄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自古慕道者多,修道者少;修道者本就寥寥无几,而真能得真传,有大毅力和恒心,打破自我之势(破势),冲破生死轮回牢笼者,更是凤毛麟角。山中静修能见此光景,怎能不高兴? 今天我就在这里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持势与破势这个问题。 今年在我结束讲课生涯之前,特别讲了几期 “中国人的生死观”课程,课程的核心是“破相...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3/10/25 17:06:32 -
论语双日课 |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尧曰篇》20.3章
请聆听《论语·尧曰篇》20.3: 《论语·尧曰篇》 20.3 子曰:“不知命①,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①命:天命。蔡振民老师解读 下面的一段可以说是关于学统。我们知道,政治上我们经常会用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那么用人的话,他真正要用人,他必须要知人,一个人如果不能知人,那就是肯定不能用人。当然,如果要做到知人,要先知言,知道他所说的话,它里面所包含的一些义理、一些心性上面的东西。那么要知言怎么办?要知礼,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等等。 那...作者:儒踪天下蔡老师2023/10/2 6:00:00 -
论语双日课 |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 《尧曰篇》20.2章
请聆听《论语·尧曰篇》20.2: 《论语·尧曰篇》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①五美,屏②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③而不费④,劳而不怨⑤,欲而不贪⑥,泰而不骄⑦,威而不猛⑧。”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⑨,俨然⑩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作者:儒踪天下蔡老师2023/9/30 6:00:00 -
论语双日课 |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 《尧曰篇》20.1.4章
请聆听《论语·尧曰篇》20.1.4: 《论语·尧曰篇》 20.1.4 谨权量①,审法度②,修废官③,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④,举逸民⑤,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⑥、食⑦、丧⑧、祭⑨。宽则得众⑩,信则民任焉⑪,敏则有功⑫,公则说⑬。 ①权量:权,称(秤)锤也。量,斗斛也。②法度:礼乐、制度、法律等。③修废官:有职而无官或有官位而无职都是废官;修废官就是让各个职位恢复其相关的责与权。④兴灭国,继绝世:让被灭亡国家的后人得到分封并继续其祭祀。⑤举逸民:提拔被遗忘的人才。⑥民:人民。⑦食:日...作者:儒踪天下蔡老师2023/9/28 6:00:00 -
论语双日课 |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 《尧曰篇》20.1.3章
请聆听《论语·尧曰篇》20.1.3: 《论语·尧曰篇》 20.1.3 周有大赉①,善人是富②。“虽有周③亲,不如仁人④。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① 赉:赏赐。② 富:其所富者,皆善人也。③ 周:至。④ 仁人:纣虽至亲不少,但不如周朝启用仁人更得人心。蔡振民老师解读 这个是周武王打败了商纣以后,周武王在大赉,也就是赏赐封赏诸侯的时候,他所讲的这句话。“善人是富”所当富者皆善人也,真正的行善,心地善良的人这些都分封到各个地方去,建立诸侯国,或者有爵位等等……这些善人都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这是...作者:儒踪天下蔡老师2023/9/26 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