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传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师道传承
皇极之光 | 儒学发展的七个关键时期
发布时间:2023/11/2 14:39:37 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 浏览:1062次
任何宗教与文化都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性情的流变而变易,华夏道学正是善于与时俱进,顺应变易,法脉才能得以保留着近万年而不断。儒学作为华夏文明的主流,过去是在不断自我革新中走过来的,将来也必将继续自我革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儒学的自我革新是顺天应人之变,是天人合一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人为地搞什么理论创新去迎合某些权势的需要。因此,要权变,要创新,其人必定是真修身者,是真知行合一者,同时还要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唯有如此之人才能随感随应,才能做到“时中”,才能做到“顺天应人”。不然,大家所谓的理论创新常常是照搬书本,掺和个人经验,这样搞创新都离不开作者的独断、自私与臆测,这样的创新不仅不能与时俱进,而且更会破坏圣人之道统,误导大家的修为。所以,非真行圣人之道者,是不可能实现圣人之道的自我革新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忽视。下面我们简略介绍儒学各个历史阶段的自我革新与变化。1、儒学在三皇时期是无为而治阶段。三皇是指伏羲、女娲、神农。在这个时代,人类的性情非常天真,知识也很简单,慧命基本未受污染。这个时期的先民们虽然生活非常简陋,但大多数能与天随感随应。伏羲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得河图而心开,当下即证大道,当下顿成大道。伏羲于是始画八卦,以类万物之情。从此,先民们对世界的认识开始从模糊的“镜像感应”过渡到“类象之识”(类象是以八卦阴阳来类比天地万物性情的方法,这在梅花易数中应用较多。),这是以知识来认识世界的开端,华夏从此进入了天地人三才类象的文明,此时所传的易经后人常称为伏羲易,也称连山易。伏羲之后,神农氏兴起,他又作坤乾易,又名归藏。连山易与归藏易开启的是一个无修而修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家平日所行都与道冥符而不自知,老子称之为无为。这个时代的文明是儒家法脉的源头。所以,一个儒学者如未能悟得伏羲易,未得河图之妙,不得无为之大法,是入不了大成之门的。
2、黄帝开始立极以成我华夏文明之大道统。黄帝得九天玄女传奇门遁甲后,在伏羲易与神农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天道为首的乾坤易,并以此立极,开始了华夏文治与武力兼备的大文明,《大学》所言之修身以及《中庸》所示的中行之大法于此时开始形成。所以,一个儒学者唯有得修身与传中之大法,其法脉才能与伏羲、神农、轩辕等古圣王相链接。值得一提的是,黄帝生而颖悟,能把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融为一体,以“身国同治”模式为华夏政治文明立极,开启了华夏天人合一政治文明。因此,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尧舜禹时期,华夏就进入了“大同社会”。这是世界上政治史上绝无仅有的时代,人类社会于此时进入最为理想时期,华夏民族历代都以这个时期为荣,都为此而津津乐道。3、三王时期是礼乐教化鼎盛的时代。三王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社会阶层于此时不断分化,权力、物质、社会地位等人欲也逐渐形成了风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圣王们是通过礼乐来引导大家修身的。在礼乐的教化下,大家的性情就可以逐渐回归无为。礼之本质是根于内而发于外,所以,礼不仅可以自我约束,而且可以在接人待物中与人和谐;乐是指圣人所做之乐,此乐之律吕与天地阴阳同频,能深入人心,陶冶性情,让大家内心平和与安定。乐修于内,礼和于外,内外兼修,因此,礼乐就是三代时圣王们用来引导大家修身的方便大法。另外,夏商周还沿用了三皇到黄帝时的三才历法,夏以连山易建寅为正月,商以坤乾易建丑为正月,周以乾坤易建子为正月。在这一历史时期,礼乐教化虽是有为之法,但日常生活中却仍保留着古代三易,保留着无为大法。有为之礼乐教化与无为之先天易相辅相成,造就了华夏鼎盛的礼乐教化大时代。所以,儒学者不知礼乐之教的实质,不明古圣王易学之道,是不可能读懂那个时代的儒学的。
4、孔子开始将王官之学传到民间之后,儒学从此走向民间。到了春秋乱世,礼崩乐坏,诸侯称霸,大一统政治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此时孔子横空出世。他于是收徒三千,将流行于王官贵族中的圣王之学传到民间。同时,他还周游列国,希望有某个诸侯国能铁肩扛道义,重振先王之道。可是他始终得不到重用,到了晚年才删述六经,以经载道流传,谋于后世,待其人而后行。所以,不通《周易》和其他诸经,是不可能上接孔子所传的先王之道的。纵观当代所谓什么新儒家,名号都是响当当,但没看见有哪位能把四书五经中的其中一本经书讲到位。经学之衰微至此,实在令人扼腕。5、秦始皇的暴政与酷法是疯狂权欲的结果,体现了极权者人性极其残酷的一面。说白了,秦始皇的极权政治是对人类公平、正义和善良的践踏。大一统政治到了战国时代,群雄并起,秦国于是兼并六国,横扫天下。他通过杀戮来强行霸占他国领土后,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还废除了以往的封建制度,实行了集权于一身的郡县制,并妄想以酷法来保证他的暴力政治。华夏的政治形态于是从大一统过渡到了极权的大统一。大一统中的“一”指的是道,是以道治国的政治模式;封建是封疆建国的意思。在秦朝之前,天下由众多的中小国家组成,当时就类似于现在美国的联邦制。天子必须以道治国,以德施政,才能服众,诸侯才能服从你,不然大家都会反对你。所以,当时天子的权利是靠德行来维系的,唯有德行能让众国来朝。而到了秦朝,封侯制度被废除了,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权力失去了制约,极权者于是更加迷信武力和法治,而道德和礼乐之教也就自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蔑视。
6、汉唐以后的政治沿袭了秦朝的集权,但这个时代能在集权的同时兼容“圣人之道”,以圣人之道作为立国之根基,并以此招揽贤才,辅以教化。所以,这个时期的政治受皇帝个人素质的影响很大,皇帝品行好的还好,皇帝素质差则政治必然败坏。汉朝是推翻秦朝后建立起来的,汉朝政权基本沿袭了中央集权制,再也没有实际意义的封建制度了。可喜的是,刘邦目睹了秦朝暴政的危害,于是汉朝沿用皇权独断的同时,也认识到圣人经典和礼乐教化的重要作用。汉武帝在董仲舒的主张下,独尊儒术,开启了以儒辅助皇权治国的新模式。从汉朝到清朝,已经没有圣王出现了,儒者虽然能继续为朝廷做事,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但再也没有圣王时代那个纯粹的政治环境,朝廷中官员也经常明争暗斗,在这种情况下,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之手,儒者唯有利用有限的权力去影响皇帝,或教化一方。此时,儒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漫长的两千多年里,一些素质较好的皇帝如汉高祖、汉武帝、文帝、景帝以及唐宋时期个别皇帝等,能听诸贤臣的劝谏,所以还能出现汉唐盛世等贤王政治(贤王比圣王次一等)景象。7、南宋之后,道隐民间。五四之后,西风肆虐。华夏文明遭受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宋朝是儒学道统再续的时代,周敦颐得到穆修所传的河图、洛书和易经真学之后,(穆修之学来自陈抟所传)他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传下了古代圣王所传的易经之秘。他传二程子,二程子又往下传,到南宋时,这种秘传一直零散地隐在民间。到了明朝,王阳明横空出世,于心性上直接顿悟圣人大道,从此开辟了心学路径,与理学相互相成。可是,不论是宋明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到了清朝都被极度矮化了。到五四运动之后,孔家店更被全面打倒,此时,全国上下崇洋媚外,对儒学是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法脉的家传、师传全都销声匿迹,真儒者或在山林中忍辱偷生,或藏在虚空,等待人间时局之变化,以便在适当时机再传圣人法脉。 儒学传到清朝末年,虽然已经是皮毛中的皮毛了,但修身之风气仍在流行,这从民国时编写的老教材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国文教材从蒙学开始就循环反复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修身。这些虽只是古圣贤教化的遗风,是针对一般根性者的方便之法,但即使如此简单方便的修身之法却能在启蒙阶段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成就了一批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这也就充分证明了儒学在个人修身、治国安民和教化中的作用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如今,虽然国家提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小部分人士也认识到儒学的重要,但整个社会已经全面西化,政治体制仍旧继续向西方COPY,全盘西化的体制教育难以改革,礼乐之教难以恢复,家族传承已经不复存在,婚姻与家庭现在也面临种种危机。可见,从社会到家庭,能让儒学生存的政治生态、社会环境和家庭空间已经荡然无存,儒学的发展再也不可能象以往那样,从官方到民间那都么普遍得到认可的。所幸的是,物极必反,否去泰来,西方价值观已经受到质疑,东方圣人之学也已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在百废待兴的环境下,儒、释、道、中医各有真修实练者出来说法,师传、天传也各有其人,秘法,大法,也纷纷从各有渠道对外不断传播。儒、释、道、中医交相辉映,这是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大机遇,是华夏文明即将奋起的曙光。我们如果能因应时势去弘扬儒学,儒学一定会在不久将来向世界人民展现祂前所未有的大魅力! 当然,儒学的复兴不可能是简单的旧版重印,儒学将要进行一次大转变,才能适应新时代的环境,才能让儒学从目前的理论僵尸中蜕变出来,回归本来的面目——圣人之道。儒学将来何去何从?我为此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思考。
1、修身俟命是未来保持儒门传承的关键。儒学者将来必须以修身为主。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大家不必问功名利禄,安心如法修身即可,在修炼过程中自然凝练天命。能得其时则出仕,为国家出力,为教化尽力,成就一番圣贤事业。不得其时,则宜于尘世或山林修炼,不论修儒门天道,道家真人,还是佛家成佛都可以。于修身来说,可以不拘一格,随缘成就。这就像黄石公传法给张良时所说那样:“贤人君子,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安心修道是儒者最为要紧的事。修身有成,时运到则自然能立万世之功;时运不济,隐于草堂,世人不知亦不足惜!不必过于强调立功、立言、立名之事。2、儒者将来必须形成一个宗门团体,共学互助,才能保持华夏圣人之道传承的力量。为此,我一直主张各地在农村能偏远幽静地区成立书院。书院无论大小,大家能一起学习圣人经典,讲习圣人经典,共学共修即可,不必强求规模与样式。3、有条件地方应建立“四位一体”书院,把修身、养老、圣贤堂、大同小区合为一体作为践行儒家理念的场所。只有建设这些类似于古代祠堂和庙宇的场所才能让儒学发挥教化功能,走向社会。4、儒学家庭要笃信圣人,要常读经典,深入经典,才能保证圣人法脉的传承。为避免大家对经典的乱解读,保持经典解读的纯正,保证经典传承的品质,我们将在圣贤堂设立辩经堂,让一些经师在圣贤堂内进行经典的参悟与辩论,每代都要培养一些经典传承的经师,负责经典的传承和辨正工作。
儒学何去何从,有的学者认为应该走上层路线;有的认为通过办学,培养年轻一代;有的主张学习西方的宗教模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去尝试,但未必能走得通,行得远。有志于圣人之道之复兴者,何不从多个角度去考虑,以便更有效地弘扬圣人之道?
来源:蔡老师的昆仑东来微信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IQm6Fcp_ytFg58XAuP7rVA